首頁 > 收購項目 > 紫砂壺 汪寅仙

紫砂壺 汪寅仙

  • 紫砂壺 汪寅仙
商品圖像
  • 商品資訊

    汪寅仙(1943年-2018年)
     
    女,漢族,出生於江蘇省宜興市丁蜀鎮。 中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宜興紫砂陶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1956年11月,考入紫砂工場學習紫砂工藝,先後師從吳雲根、茱可心、裴石民、蔣蓉等人。 1973年,進入紫砂廠研究所,專營紫砂陶造型設計。 1975年9月,參加由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舉辦的「江蘇省日用陶瓷美術設計訓練課程」。 1998年,從紫砂工藝廠正式退休。 2007年,汪寅仙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錄》,入選項目為宜興紫砂陶製作技藝2012年2月,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等部會舉辦的國家非物質文化 遺產保護成果展演活動。 2018年2月28日9時28分,汪寅仙逝世。
     
    汪寅仙先後當選浙江省人大代表;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第三屆全國會員大會理事;宜興市陶瓷產業協會女陶藝家分會會長;江蘇省第六、七、八屆政協委員。 汪寅仙先後創作設計了300多件(套)作品。 她的作品門類齊全,品種多,有茶壺、茶具、咖啡具、花瓶、餐具、酒具、文房四寶、陳設品等等。 
     
    紫砂壺-介紹
    紫砂壺是中國特有的手工製造陶土工藝品,其製作始於明朝正德年間,製作原料為紫砂泥,原產地在江蘇宜興丁蜀鎮。 從明武宗正德年間以來紫砂開始製成壺,名家輩出,500年間不斷有精品傳世。 據説紫砂壺的創始人是中國明朝的供春。 從明正德嘉靖年間供春的樹癭壺、六瓣圓囊壺,到季漢生創意設計、曹安祥製作的。 同時能泡兩種茶水的紫砂鴛鴦茶器—中華龍壺,再到佛門紫砂藝術家延芫製作的—法乳壺,每一把壺都獨具匠心,在壺的欣賞性上下足功夫。 因為有了藝術性和實用性的結合,紫砂壺才彌足珍貴,令人回味無窮。 更上紫砂壺泡茶的好處、和茶禪一味的文化氣息,這就增加了紫砂壺高貴不俗的雅韻。 紫砂壺在拍賣市場行情看漲,是具有收藏價值的“古董”,名家大師的作品往往一壺難求,正所謂“人間珠寶何足取,宜興紫砂最要得”。
     
    製作原料為紫砂泥,原產地在江蘇無錫宜興丁蜀鎮又稱宜興紫砂壺。 據説紫砂壺的創始人是中國明朝的供春。 因為有了藝術性和實用性的完美結合,紫砂壺才這麼珍貴,令人回味無窮。 更上紫砂壺泡茶的好處、和茶禪一味的文化,這又增加了紫砂高貴不俗的雅韻。

    紫砂壺 汪寅仙

  • 商品Q&A

    • 提問者稱呼
    • 手機
    • 留言內容
    • 驗證碼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