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收購項目 > 清 周芷岩刻 張鵬翀題竹石圖黃花梨大筆筒

清 周芷岩刻 張鵬翀題竹石圖黃花梨大筆筒

  • 清 周芷岩刻 張鵬翀題竹石圖黃花梨大筆筒
商品圖像
  • 商品資訊

    清 周芷岩刻 張鵬翀題竹石圖黃花梨大筆筒-介紹
     
    筆筒取黃花梨大木為之,材料難得。 黃花梨色澤沉斂紅潤,文理美觀,包漿厚重。 刻竹石圖於其上,山石穩盤於地,竹葉似颯颯而動,構圖簡練,刀法老辣,氣韻天成。 側行書刻詩文兩首,一:“文蘇妙墨繼者誰,五百年來見週子。短幅長箋信手成,渭川千畝風煙起”,“張鵬翀”款。 二為:「胸有成竹,目無全牛,戲呼此君,放出一頭。古人畫馬,墜入馬腹,我今有願,身化修竹,脫紅塵世,作綠骨仙,逌然長嘯 ,孰知其天”,“芷岩並錒”款。 「詩文平地深雕,類似刻碑,而以陰刻技法所雕剔之竹石,似不用稿本,一氣呵成,竹葉迎風搖曳,似可聞沙沙之聲,連無形的風都似乎躍然圖上 ,上海博物館「竹素流芳」-週顥藝術特展中的一件週芷岩紫檀刻竹石圖筆筒,亦刻竹葉颯颯,動感十足,可為參照(見參閱圖)。此件筆筒為目前所 見週芷岩所製題跋最長、體積最大、品質最精之作。其無論從佈局能力,雕刻技巧,或是文化內涵都是一件無可挑剔的傑作,當為週芷岩藝術成熟期的代表作,極 富南宗畫意和文人氣質。
     
    周芷岩(1685-1773)
    清代畫家。 字天扉,一作天飛,號抑齋、南華山人、南華散仙,人謂之漆園散仙。 崇明(今屬上海市)人,居嘉定(今屬上海)。 幼年多病,資性滯鈍。 十七歲時開悟,遍讀經史,精通詩文繪畫,才思敏捷,命題詠,可應聲立就,時人比之為古代東方朔、蘇軾。 作畫亦頃刻能盡數紙。 愛佳山水,常裹糧往遊。
     
    雍正五年(1727)進士,官員至詹事府詹事。 曾以所作《經史戒詩》《萬壽聖德詩》《十慎箴言》《春林淡靄圖》《日長山靜》畫扇進獻乾隆帝。 帝亦曾以禦畫《松竹圖》、禦書「雙清閣」匾額,以及筆硯、紗緞、絨貂之類賜之。 在朝所進詩,及與諸同僚和者,不下數百篇。
    乾隆十年(1745),以省墓請假歸鄉,帝賜白金百兩,禦製五律一章,以寵其行,行至山東臨清以病卒。
     
    張鵬翀(1688 - 1745)
    清代畫家。 字天扉,一作天飛,號抑齋、南華山人、南華散仙,人謂之漆園散仙。 崇明(今屬上海市)人,居嘉定(今屬上海)。 幼年多病,資性滯鈍。 十七歲時開悟,遍讀經史,精通詩文繪畫,才思敏捷,命題詠,可應聲立就,時人比之為古代東方朔、蘇軾。 作畫亦頃刻能盡數紙。 愛佳山水,常裹糧往遊。
    雍正五年(1727)進士,官員至詹事府詹事。 曾以所作《經史戒詩》《萬壽聖德詩》《十慎箴言》《春林淡靄圖》《日長山靜》畫扇進獻乾隆帝。 帝亦曾以禦畫《松竹圖》、禦書「雙清閣」匾額,以及筆硯、紗緞、絨貂之類賜之。 在朝所進詩,及與諸同僚和者,不下數百篇。
    乾隆十年(1745),以省墓請假歸鄉,帝賜白金百兩,禦製五律一章,以寵其行,行至山東臨清以病卒。

     
    木雕藝術
    人類為表現、審美、信仰、祭儀、地位、與象徵,而有各種藝術的創作,又因環境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適應生活方式。各民族文化傳承各具風貌,其中木雕的表現是普遍存在於各地區、各民族之中。
     
    造形藝術的範圍包括身體與器物的裝飾,以及從裝飾中逐漸獨立發展的工藝、雕塑、繪畫等,用以忠實紀錄生活中所面臨的許多面題,或表現所體驗的自然現象,或為族群的與社會階層的表徵;甚至往往是表示對超自然的鬼神的一種畏懼與崇敬,因此為宗教信仰而創作的木雕,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及至近代,漸脫離象徵的與實用性的功能,趨向純藝術且注重自我的表現;其風格多變,技法上從寫實的、具象的到半具象、超現實、抽象的表現,形式繁多。
     
    清 周芷岩刻 張鵬翀題竹石圖黃花梨大筆筒
     

     

  • 商品Q&A

    • 提問者稱呼
    • 手機
    • 留言內容
    • 驗證碼
TOP